在网络上搜索“国企”二字,跳出来的文章大多是吐槽国企效率低下、体制僵化、缺乏创新能力、用人唯亲不唯贤......总之是毛病满身,没有一处好地儿,甚至不少人认为,现在的国企即便改革折腾得再厉害也救不活了,因为已经“烂到根儿”了。
还有人举大旗,认为这样的企业恨不得“除之而后快”。
但现实中,国企的发展却无比迅猛,大有空前绝后之势。
实力规模双增强
十八大以来,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资产总额从2012年的71.4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317.1万亿元,呈指数级增长;利润总额从2012年的2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4.5万亿元,规模实力和质量效益均得到了明显提升。
今年前11个月,中央企业实现增加值9.3万亿元,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.2万亿元、同比增长2.2%。
经济贡献“扛把子”
民企的经济贡献不容小觑,但国企依然是经济界的“扛把子”。
2023年,国企总营收85万亿,利润率虽然只有5.4%,但是贡献了超三分之一的税收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国企上缴税费17.6万亿,占比达到全国税费的1/4以上。
国企一直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和经济稳定的关键支撑。
网上唱衰国企的言论与现实中国企的蓬勃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,却更加值得我们深思,值得我们警惕。
国企之殇
网上唱衰国企的,的确有一部分所谓的“公知”和别有用心之人,他们巴不得取消国企,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。
但最多的唱衰声音,却来自于与国企命运共同体、最希望国企蓬勃发展的国企自家员工。
一来是国企内部固有既得利益者牢牢占据了本应属于大家的蛋糕,使得在薪资分配、人员任用方面显失公平。
二来是反馈机制不畅,相比较于解决问题,人们往往更倾向于解决提出问题的人。这样就会导致大量的问题得不到有效的反馈,问题长期积压,导致员工的抱怨越来越多。而问题依然存在。
三来是管理上的教条主义严重。上面的政策出发点往往是好的,然而执行下来,却被“死搬教条”,甚至被有心人利用为自己的牟利工具,导致政策执行起来变了味儿。
虽然国企的发展依旧蓬勃,但国企内部的问题确实不容忽视,员工们甚嚣尘上的抱怨声是一声声警钟,是爱之深责之切的呐喊。如果放任不管,恐怕会出大问题。
而如果只管表面不管背后的根本问题,也只是隔靴搔痒,是对问题的另一种放纵。